“铁牛”奔驰绘“丰”景——毕节市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编辑:钱江晚报 来源:百家号 更新于:2024-12-11 阅读: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全省第一,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近24亿元,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于首位……2023年的这串亮眼数据,是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城市——嘉兴市的答卷。
其实,早在2004年,嘉兴就被寄予“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厚望。二十年春华秋实,嘉兴积极改革创新,继续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的统筹发展之路。
这几年,嘉兴继续书写“千万工程”后半篇文章,和美乡村生出“美丽经济”,飞地抱团助力提高农户收入,乡村运营转化出多元价值,“15分钟公共服务圈”等城乡公共服务建设位居全省前列,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愈发顺畅,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勇当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先行者”。
一域先行——平原水乡走向高水平城乡融合
嘉兴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百余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此诞生,使中国走向时代前列;百余年后,这里依然勇立潮头,“左手繁华都市,右手和美乡村”成了这里最生动的写照。
这样的图景如何绘就?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是关键的一步。
二十年前,“城乡二元”是一道世界性的发展难题,而放眼当时的中国,城乡关系走到了一个新的路口,需要有地区率先在统筹城乡关系上作出探索。
2004年,嘉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十改联动”,为推进城乡融合提供了先行经验。此后多年,嘉兴将“千万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从村庄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未来乡村建设,突出规划引领、特色彰显、点面结合,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2013年,以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嘉兴进一步深化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三五共治”“三改一拆”,对城乡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城乡的整体品质;2018年,以“十百千”示范创建为引领,开展产业提质等六大行动,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2021年实施城乡融合发展“1235”行动,城乡联系更加紧密,差距进一步缩小……至今,嘉兴的城乡融合发展先后经历了实践起步、重点突破、提升拓展、深化完善、深度融合5个阶段;近年来,嘉兴又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推动全域城乡融合走向高水平、高标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