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芯片”
编辑:i君临策 来源:i君临策 更新于:2020-12-25 阅读:
而目前我国已经批准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除技术劣势、监管体系、民众认知等因素外,我国目前还没有适用于转基因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品种的审定办法,这也阻碍了我国转基因粮食品种的商业化。
2019年我国时隔10年后再次有粮食作物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标志着我国粮食作物国产转基因品种商业化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
2020年1月21日,农业部正式批准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当前两款玉米转基因产品已经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分别是大北农的 DBN9936 和瑞丰种业(未上市)的双抗 12-5。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应配套制度,我国转基因种子审批需经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取得安全证书)以及品种审定。
一般来讲,品种审定环节需要1-3年。
而2020年末生物育种作为8个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可期,品种审定和商业化进程可能大大加快。
此外,当前玉米临储库存见底,叠加下游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农产品涨价周期有望持续。
2016年,我国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取消之后,玉米临储库存开始快速去化,从2.37亿吨下降至2019年的5759万吨,今年市场看好后续玉米价格表现,临储拍卖积极性高涨,我国玉米库存已经见底。
根据中国汇易统计,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39亿吨,国内消费量2.96亿吨,产需差额为-5700万吨,这部分差额通过进口及库存来弥补。20年我国玉米进口量预计为1800万吨,同比+137%,为历史上最高数量。
随着供需关系的转化,我国玉米价格持续提升。
2018年玉米拍卖成交率均值为47.51%,均价为1476元/吨;
2019年玉米拍卖成交率均值为27.57%,均价为1679元/吨;
2020年1-8月玉米拍卖成交率绝大多数为100%,均价达1891元/吨;
今年以来玉米现货价格从年初的1917元/吨上涨至10月的2500元/吨以上,涨幅超过30%。
且随着下游生猪产能快速恢复,未来2-3年内,饲用玉米需求将持续旺盛,带动玉米供需缺口持续扩大,支撑玉米价格上行。
水稻、小麦作为玉米的替代品,在玉米价格上行的背景下,水稻、小麦的替代需求旺盛,价格有望跟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普涨将带动种植产业链景气度回暖。
叠加涨价周期与转基因潜在政策利好,我国种业有望迎来周期与成长共振的黄金发展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