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力争今年大豆和油料面积增500万亩以上
编辑:海外网 来源:海外网 更新于:2019-2-22 阅读:
17.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一步完善组织方式、技术模式和政策框架,巩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成果。调整优化试点区域,将东北地区已实施3年到期的轮作试点面积退出,重点支持长江流域水稻油菜、黄淮海地区玉米大豆轮作试点;适当增加黑龙江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休耕试点面积,并与三江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相结合,推进以地表水置换地下水。鼓励试点省探索生态修复型、地力提升型、供求调节型等轮作休耕模式,丰富绿色种植制度内涵。继续开展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第三方评估,确保完成3000万亩轮作休耕试点任务。
四、坚持质量兴农,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
18.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肥料安全性标准。完善农药标准框架,制定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加快农药分析方法通用标准制定。推进按标生产,在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加快集成组装一批标准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建设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9.优化产地环境。实施设施蔬菜净土工程,针对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突出问题,选择一批设施蔬菜大县大市,开展土壤改良治理试点,推广轮作倒茬、深翻深耕、土壤消毒、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模式,缓解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害。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防止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
20.推进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在打造优质粮棉油糖生产基地的同时,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品种改良,选育一批适销对路、熟期合理、品质优良的品种,通过搜集恢复、提纯复壮、抢救保护,恢复一批传统特色当家品种。结合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果菜茶、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加快品质提升,推进果茶优势产区老果茶园改造,重点改造园龄20年以上的老果茶园,提高优质果茶供给水平。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果菜茶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21.加强品牌建设。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大型企业集团,在粮食主产区、果菜茶优势产区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知名大品牌。按照“拾回老味道、重塑老品牌、恢复老技艺、开发新产品”的思路,创新品牌营销推介,塑造一批国家级农业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办好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展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