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200px;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农业农村部:力争今年大豆和油料面积增500万亩以上

编辑:海外网 来源:海外网 更新于:2019-2-22 阅读:

7.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研判全年气象年景和灾害发生趋势,关注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早制定应对预案。顺应天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适应性种植,推进主动避灾。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推进科学抗灾。指导农民搞好生产恢复,加大对重灾区支持力度,实现有效救灾。

8.加强重大病虫疫情防控。继续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完善重大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网点,全面推行重大病虫疫情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监测预警。加强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螟、粘虫、蝗虫等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应急防治,确保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密切关注大豆点蜂缘蝽、草地贪夜蛾等新发病虫发展动态,强化技术研发储备。突出抓好柑橘黄龙病、苹果蠹蛾、红火蚁、马铃薯甲虫等重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控,强化海南、甘肃等良种繁育基地疫情监测与检疫监管,深入推进跨区植物检疫执法行动,遏制重大植物疫情蔓延成灾。

二、坚持优化供给,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9.优化种植结构。巩固非优势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适当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种植,调减东北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种植。继续优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适当调减西南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和江淮赤霉病易发区的小麦。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

10.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食用大豆、“双低”油菜、高品质棉花、高产高糖甘蔗等,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种植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蚕桑、花卉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道地药材基地。稳定设施蔬菜面积,优化区域布局,保障蔬菜均衡供应。

11.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组织科研、生产、加工等部门联合攻关,促进马铃薯主食产业提档升级。继续实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优化原料薯供应,筛选一批干物质含量高、具有功能性成分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为加工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薯来源。优化主食加工工艺,完善产品配方及工艺流程,提高全粉含量,开发色香味形俱佳的新一代主食产品。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新建一批主食加工生产线,扩大主食加工产能。广泛开展宣传,组织主食产品消费体验、特定群体营养餐、大众群体放心餐活动,推动主食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

上篇:

下篇:

CONTACT US

icon
icon
115_115px;
icon
icon
115_115px;
icon
icon
115_115px;
Copyright © 2017-2025 版权所有:甘肃酒玉种业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0860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beian 甘公网安备 62090202000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