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看75载现代农业谱新篇
编辑:环球网 来源:百家号 更新于:2024-9-17 阅读:
央视网消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2015年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此后连续9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增长5.1倍。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食物供给丰富多元,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发展,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悠远的农耕文明、特色生态资源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呼应,催生出一批有特色、有热度、有前景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我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2024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实现夏粮增产、早稻稳产。当前,秋粮即将进入收获高峰期,这也意味着我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我国粮食生产按季节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2024年,我国夏粮大获丰收,达到299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增产72.5亿斤,是近9年里夏粮增产幅度最大的一年。
2024年夏粮呈现出面积稳、单产提升的特点。各地良种、良田、良机、良法紧密结合,有利助推了夏粮丰产丰收,小麦亩产提高了10公斤,增产幅度达2.6%。
早稻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二季,2024年全国早稻面积7132.2万亩,比2023年增加32.5万亩,增长0.5%,亩产395公斤,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560亿斤以上,总体保持稳定。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秋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目前,西南地区中稻、玉米正处于收获高峰期。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长江中下游中稻、南方双季晚稻也将在10月上旬陆续展开收获。
大豆玉米复合种 “黄金搭档”迎丰收
在湖北省荆门市,这里的大豆玉米一起迎来丰收,田野里黄绿相间、景观独特。2024年,湖北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5万亩,覆盖45个县市区。
在荆门,当地因地制宜调整了种植行比,将玉米大豆的比例从4:2变成了6:4,不仅利于实现全程机械化,也提高了大豆和玉米的亩产。经过测算,2024年当地平均亩产大豆120公斤,玉米550公斤,平均亩产值达到1792元,比单纯种夏玉米多出648元。
马铃薯破土而出 个头饱满色泽鲜亮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