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种农业类型,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编辑:百家号 来源:中农富通长三角规划所 更新于:2024-4-30 阅读:
六、坝子农业
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石灰岩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在那些被当地人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坝子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按成因和沉积物类型可分为断陷坝、岩溶坝、冰成坝和火山坝等,断陷坝有河流或湖泊的沉积物,土层厚,比较平坦,可耕地面积大,水利条件好,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滇池坝子即属此类。它是云贵高原最大的坝子之一,是由河流夹带的泥沙淤积和地壳运动、湖水位下降、湖面积缩小而形成的。坝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云贵高原上农业兴盛、人口稠密的经济中心。
云南省坝子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贵州的坝子约占耕地的四分之一。云南的坝子之多它们虽然仅占云南总面积的6%,但却是云南最美丽富饶的土地。北部高山坝子因气候寒冷成为水草肥美的牧场外,大多数坝子则处于亚热带、热带地区,为云南的主要农业区。云南坝子种稻的历史悠久。丰富的野生稻在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保山、红河、元江等热带、亚热带坝子和河谷的发现,证明云南坝区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数千年来人们的辛勤劳作,使云南坝子成为云南稻作农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坝子都被冠以“粮仓”美称。
七、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这种生产结构称为“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这种生产方式使农业各环节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顺德、南海等市。新的基塘农业模式和科学的方法,使农副产品更多样化,质量更提高,加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八、温室农业
温室农业是指在人工保温设施中经营的农业,是大田的一种补充。分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两种,可以人工调节温度和湿度。主要用于蔬菜的超季节栽培,使冬春两季也能生产供应,在寒冷地区,利用温室农业技术也能获得多种农产品。
九、光伏农业
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大棚上部分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同时还能满足整个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既可以节省耕地、缓解人地矛盾、制造清洁能源,又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暖需求、提供大棚温度并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