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编辑: 来源:肃州三农发布 更新于:2022-3-11 阅读:
五、加强管理,提升丰产基础
1.小麦田间管理。一是合理用药,防除杂草。为了消灭双子叶杂草,在春小麦灌头水前后每亩用72%2.4-D丁酯75ml,兑水40kg叶面喷雾。二是及时灌水,确保旺盛生长。小麦全生育期灌水4至5次为好。最好是二叶一心期灌头水,六叶一心期灌二水,抽穗初期灌三水,扬花期至灌浆初期灌四水,乳熟期至蜡熟期灌五水。总的灌水原则是头水早而浅,二水满,三、四、五水看天灌。三是化促化控,培育壮苗。小麦拔节初期,亩用矮壮素50~100ml,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洒,或亩用吨田宝50ml兑水15kg进行叶面喷洒,促弱转壮、防止倒伏。四是科学防治,降低病虫危害。白粉病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45~60ml兑水进行喷雾防治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75g兑水喷雾,统防统治2~3次。麦蚜用10%吡虫啉3000倍液喷雾防治。
2.玉米田间管理。一是及时放苗。播种后若遇上雨雪天气,天晴后要及时疏松土壤,破除板结土壤,辅助出苗。地膜玉米出苗时要及时查苗,放出错位苗防止高温烧苗现象发生,并用土封好苗孔。二是化促化控。玉米拔节期(6-8展叶)亩用20~30ml玉米健壮素兑水40㎏喷施,促其基部节间缩短增粗,防止后期倒伏。
六、科学用药,发展绿色生产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粮食作物生长不同时期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治各类虫害的发生,严格遵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制度,大力推广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统防统治,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绿色食品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进入生产应用。
1.小麦病虫害防治。我区小麦主要病虫害以白粉病和蚜虫为主。白粉病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45~60ml兑水进行喷雾防治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75g兑水喷雾,统防统治2~3次。
2.玉米病虫害防治。一是5月下旬,用24%螺螨酯悬浮剂喷雾防治玉米红蜘蛛。二是大喇叭口期防治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兼用25%灭幼脲傍晚喷雾防治棉铃虫、玉米红蜘蛛。三是灌浆成熟期要以防治红蜘蛛、玉米蚜虫为主,及时拔除田间杂草,改善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
七、适时机收,实现减损增效
小麦完熟期及时机械收获,以防灾害性天气危害及黄熟落粒,影响产量和商品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收获后,复种绿肥或秸秆还田可有效提高耕地质量,为下茬作物创造良好的耕种条件。玉米在9、10月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时灌浆较好,适当晚收可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在10月中下旬收获最佳。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