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200px;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杜猛:我们离农业现代化有多远?

编辑:新京报 来源:新京报 更新于:2019-4-26 阅读: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集约化经营是重要的趋势之一,杜猛认为,这恰恰是中国发展农业的优势所在,“政府应该做更多的工作,成为主导者。”

杜猛以高铁奇迹为例,他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交通还很落后,但仅仅十年,我们的高铁,占了全球的60%。正是因为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在起作用。”

政府主导发展经济的模式,在二战后的东亚普遍存在,如日本、韩国等,都是如此。杜猛说,“有人将这种模式称为东亚模式,我们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这种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打造巨型的农业经济体,集中力量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实现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让年轻人扎根乡村 而不是去乡村镀金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资金、企业、创业者进入乡村,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产业进入乡村后,并没有起到促进乡村经济的作用。

“其实还是市场不成熟的问题,投资者在乡村找不到投资回报点,自然会想其他办法,结果反倒让乡村经济异化。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发展农村市场,让投资者有更多选择。”

在投资者、企业陆续进入乡村的同时,年轻人返乡创业也成为新的趋势。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先后颁发各项政策文件,积极推动返乡创业工作,人社部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面对着新的环境和市场,技术、资金渠道等问题却依旧制约着许多返乡的创业者,杜猛认为,政府应该给乡村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创业本身需要的条件,以及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支持。

“人是根本,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不仅是创业者,还有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但目前政策方面的鼓励和支持不足,年轻人去乡村工作,许多人还是抱着‘镀金’的态度,把这只是当作一种可以利用的经历,几年后就会回到城市。所以要真正创造能够留住人的环境,如果在乡村的职业前景、生活便利程度、社会保障等,和城市一样,何愁人们不去乡村呢?”杜猛说。

农业现代化 需要科技的力量

2019年是扶贫攻坚年,近年来,电商扶贫如火如荼,但在杜猛看来,电商扶贫的效果,可能不会持续很久。

杜猛说:“从根本上来说,电商的逻辑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逻辑是矛盾的。电商的策略是低价销售,对于农民来说,如果仅仅是去存量,销售积压的产品,自然是有帮助的。但除此之外,正常的销售中,农民收入反而更低了。”

不过,电商扶贫依旧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杜猛说,“电商没有改变农业生产模式,不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但却带动了农民进行互联网交易的潮流,在去库存之后,农民自主进行互联网交易,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当然,农民自主进行的互联网交易,也存在如何规范和管理的问题,这方面,政府应该积极应对,尽快出台管理办法,帮助农民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互联网。”

123

上篇:

下篇:

CONTACT US

icon
icon
115_115px;
icon
icon
115_115px;
icon
icon
115_115px;
Copyright © 2017-2025 版权所有:甘肃酒玉种业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0860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beian 甘公网安备 62090202000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