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即墨: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编辑: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更新于:2019-2-22 阅读:
人才输出,培育现代农民梯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重要支撑。在即墨,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正转身为“新农人”。
近日,即墨区启动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12所田间学校根据各自特色独立实施培训,预计3年内重点培训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创业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3类技能人才共699人次,建设起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自从把地托管给合作社之后,村里人不仅不用拿钱养地,分到的钱反而更多了,大家现在都愿意把地交出来,空出的时间还能打点零工。”青岛聚裕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于兵初介绍,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业种植全程托管服务,土地经营权归农户,农艺全程机械化和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统一由合作社负责。如此一来,不仅为农户降低了费用、增加了收益,而且增加了合作社农机作业数量和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奠定了基础,让小农户也加入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中来。截至目前,聚裕农机合作社累计接受群众托管土地1.2万亩,托管范围延伸到邻近4个乡镇16个村庄,涉及农户3202户。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即墨不仅实施以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成长的模式,使老农民变“新股民”,而且还组织培育起一批“90后”职业农民。
大学生鹿秀栋是国家级孵化器、首批科技部星创天地——青岛农湾孵化器的一名“90后”创业者,通过创客平台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鹿秀栋已逐步实现了自己的灵芝文化园创业梦,灵芝年销售额已超过200万元。如今,农湾孵化器已成功孵化涉农企业、项目超过600个,累计带动就业1200余人,其中农业创业者占一半以上。
美丽乡村,筑起乡村新风尚
“以前俺们村都是旱厕,又脏又臭。老人怨,孩子怕。”蓝村镇王演庄南村党支部书记孙克言告诉记者,现在,经过集中整治和建设,“厕所革命”卓有成效,美丽乡村建设也是成果喜人。
2016年以来,即墨坚持“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美丽乡村建设遍地开花,年内新创建21个省级、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70个青岛市级达标村。通过实施农村人居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化培育“四大工程”,全面提升环卫保洁、街巷硬化、改厕治污、绿化美化等工作水平,完成村内供水管网提升改造60个村庄,硬化街巷180万平方米,改厕8.9万座,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着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深层次解决“城中村”区域功能混杂、产业低端、安全隐患问题,重点拆除中心城区和蓝谷等区域35个村庄、1.43万处居民房屋改造,城市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篇:
下篇: